详细内容

肝纤维化

1、简介

肝纤维化是肝脏受到损伤后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与沉积不平衡的一种修复反应。对肝纤维化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病机制,又可为临床筛选防治肝纤维化药物提供基础研究。通过对常用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阐述,为肝纤维化的基础病机制,又可为临床筛选防治肝纤维化药物提供基础研究。

主要造模方法:

1 化学性损伤肝纤维化模型(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2 酒精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3 免疫性损伤肝纤维化模型。

4 胆管结扎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2、原理

将配制好的40%四氯化碳-橄榄油混合液给予模型大鼠背部皮下注射,首次皮下注射量为0.8 mL/kg,以后注射量为0.5 mL/kg,每周2次,共计7周,构建肝纤维化模型。

 

3、实验过程详解


3.1 实验材料

各类手术器械、5mL注射器、橄榄油、四氯化碳、SD大鼠(150-200g)。

 

3.2 实验过程

1 大鼠需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方可进入实验。

2 按2:3的比例,配制40%四氯化碳-橄榄油混合液。

3 大鼠背部消毒。

4 提起大鼠背部皮肤形成一个倒三角,1mL注射器连接5mL注射器针头,吸取40%四氯化碳-橄榄油混合液,将其注射入大鼠背部皮下。

5 首次注射加大剂量,0.8 mL/kg,以后注射量为0.5 mL/kg,每周2次,共计7周。

6 7周后随机取几只模型大鼠腹部正中做小切口观察肝脏病变情况,未成模可继续给药,直至成模。

 

3.3 模型验证

1 动物生存状态观察:

对照组大鼠无死亡,毛质光滑,营养状况良好,排便正常。

实验组大鼠进食饮水减少,毛质粗糙,精神菱靡,动作迟钝,易激怒,个别老鼠趾甲、鼻孔易出血,尿黄。


2 肝脏大体改变:

对照组肝脏颜色鲜红,有光泽,质地柔软,边缘锐利,表面光滑细腻。

实验组大鼠皮下注射后,肝脏逐渐肿胀,颜色变为暗红,颜色较正常变浅,随给药时间延长,肝脏颜色由暗红变为灰白,肝脏失去光泽,质地变硬,肝脏体积萎缩,表面凹凸不平,边缘不规则,成小颗粒状改变。


3 肝组织病理:

对照组大鼠肝小叶与肝细胞结构完整,汇管区血管周围可见少量胶原沉积。

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肝细胞肿大,脂肪空泡变性明显,可见细胞核挤向胞膜,并见较多肝细胞气球样变性与散在坏死,汇管区与纤维间隔内可见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


4、注意事项

注意在后期的皮下注射过程中做好消毒工作,大鼠背部会出现皮肤溃烂,应在注射前和注射后消毒并擦干净。

建模成功后后期给药过程中需要持续建模,否则大鼠可能会自行恢复干预治疗。

 

5、参考文献

[1] 文志萍, 秦冬梅, 曹文江.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22(12):2849-2851.

[2] 谢红东, 侯伟, 杨亦德. 参七内金散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与凋亡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8):1913-1915.

[3] 邝满元,刘映霞,李映菊.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J].

[4] 金明丽,潘志华,舒健,卢欣,王晓凤,柴丽. 四氯化碳不同注射方式诱导大鼠不同分期肝纤维化模型的研究[J]. 四川医学. 2018(03).

[5] 侯艳锋,李晖,梁颖丹,胥展志,江婷. 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1).

 


1568606026931238.jpg











Copyright 2013-2017 京ICP备10000000号-0

客服中心
- 技术支持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单细胞应用与最新研究进展
技术支持: 重庆奥斯诺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